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舞龙舞狮唱调声 热热闹闹庆佳节 海头“二月二”大型“非遗”民俗活动精彩上演(配组图)
发表时间:2024-03-12 18:02:38    来源:儋州市融媒体中心

3月11日,海头镇举行“二月二”大型“非遗”民俗活动。图为舞龙队在表演。

调声表演。

舞蹈表演。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何文新 摄


二月街头似画廊,龙姿台角美文章。调声悦耳嫦娥笑,天上人间齐颂扬。

舞龙舞狮表演,秧歌舞表演,腰鼓表演,台阁表演,儋州调声表演……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海头镇新市社区街头人头攒动,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居民走上街头,开展“二月二”大型“非遗”民俗表演活动,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亲朋游客相聚一堂,欢庆“二月二”,大街小巷充满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据了解,海头“二月二”习俗,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传说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福建提督钟元帅奉旨到海南剿寇,在巡海途中突遇狂风暴雨,不幸殉难。海头新市村村民为了纪念追剿海盗、为民除害的钟大元帅,尊他为“太祖”,建庙奉祀。1915年,海头新市村重新修建太祖庙,人们四时进香,奉祀“太祖”公,并把“二月二”定为纪念“太祖”公的节日。后来,“二月二”的节日内容由原来的拜神祈福逐渐发展成为内容丰富的民间艺术活动。

海头“二月二”习俗于2023年12月列入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从此具有全民联欢性质的节庆活动更加隆重,海头镇居民不论男女老少都热情参与。每逢“二月二”,家家户户设供品、上高香、放鞭炮,迎接舞龙、地色表演、台阁、走马棚等形式多样的表演队伍。这也是海头“非遗”民俗活动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各支表演队伍在街上游走,场面热闹非凡。

当天,记者在长长的游街表演队伍中看到,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要数舞龙队,数条长龙盘旋跳跃,时而朝人群颔首,时而调皮地冲向人群。另外,还有富有节奏感的调声表演、充满喜庆的腰鼓响个不停,以及身穿鲜艳服装、脸上涂着胭脂的大妈们踩着高跷,一路唱着欢快的调声歌舞。具有特色的“花木兰从军”“牛郎织女”“梁祝化蝶”等角色,个个扮相生动,霓裳飘飘、盔甲闪闪,引来大批居民游客前来观看,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每到‘二月二’,海头镇上都有举办‘二月二’习俗的传统。我们小时候每年都会看到,这也变成了我们过‘二月二’的记忆。后来每到这天,亲人朋友就会相聚家中,听锣鼓喧天、看舞龙舞狮,场面火爆、壮观。”海头镇居民李先生说。

随着海头镇民俗活动连续多年举办,慕名而来的游客也随之增多,他们专程从外地赶来观看海头“二月二”习俗。在现场,人们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还不忘拍照摄录,将精彩的瞬间定格,把表演活动拍摄制成短视频,及时发布上网,与家人、朋友共享欢乐时光。“我是第一次来海头过‘二月二’,虽然今天一大早天下起了雨,但是丝毫不影响表演者和游客观众的热情,我一到活动现场,就被大家这雨都浇不灭的热情震撼到了。”来自陵水的游客何女士说,海头“二月二”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动,让她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文化魅力。




地级市文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