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刚卖出5头黄牛,收入有3万多元,足够一家人过一个丰年。”1月31日,郑优精乐呵呵地说。
55岁的郑优精家住和庆镇拱教村委会龙潭村,家里8口人,曾是村里的贫困户。经过多项政策帮扶后,郑优精一家已经脱贫摘帽。
“以前,我们家收入来源主要靠橡胶,苦日子远去是从养牛开始的。”郑优精说道。
郑优精养的黄牛。
郑优精得到党和政府帮助后不甘落伍,不等不靠不要,除了割胶、种田,2017年,他在亲戚帮助下买了20头母牛,开始了养牛之路。
从那一年起,郑优精的养牛之路实现了良性循环,养殖效益不断增加。“目前存栏21头黄牛,这几年,靠出售小黄牛、牛粪等收入将近20万元,我们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郑优精说。
和庆镇拱教村党支部书记陈铭俊告诉记者,郑优精一家通过努力,不仅住进了新房子,还完了养牛的债务,还买了电车。
“我们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真是越过越有劲!”郑优精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只要勤劳肯干,日子会越来越好。新的一年,我将进一步提高养殖技术,继续养好牛,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牛’。”郑优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