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儋州:积极开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发表时间:2023-03-06 18:17:27    来源:海南文明网

2022年,儋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与推进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保持稳步向前发展态势,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为加快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汇聚磅礴精神力量。

一、强化思想引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年来,儋州市高举伟大旗帜,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学习领悟,夯实全市干部群众奋力推进儋洋一体化建设的精神之基。

率先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知识问答活动”,吸引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答题,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 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大学习大研讨”活动140余场,不断筑牢广大干部群众“永远跟党走”的思想根基。组织党的二十大代表、专家学者宣讲团、党政干部宣讲团、儋州调声山歌宣讲队、客家山歌轻骑兵、松果(百姓)宣讲队等各级各类宣讲队伍,通过辅导报告、互动问答、调声山歌、小品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活动400余场,受众超6万人次。儋州山歌“土味”宣讲入脑入心、党员主播团“村村通”宣讲等相关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推出,点击量超3万人次。

通过文明实践活动,将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送进群众家中,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东坡研学12场,挖掘苏东坡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受益师生达1000余人。邀请专家教授、道德模范(儋州好人)等进行巡回宣讲40场,激发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开展“共读好书 伴你成长”新时代文明志愿活动15场,组织志愿者到乡村学校、工业园区等地开展读书活动,把知识送进千家万户,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


二、坚持内强基础,抓好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

文明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儋州市已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义,不仅在于争取一块牌子,获得一项荣誉,更重要的是在创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群众广受益、得实惠。

一年以来,儋州市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实行“普扫+保洁+冲洗”相结合,持续优化城市环境卫生保洁质量。加强城市“六乱”治理,取缔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整治露天烧烤。加强“三小”行业整治,基本实现亮证亮照经营。加强农贸市场整治,加快升级改造市建成区11家农贸市场,改造率达100%,市场经营环境、经营秩序持续改善。加强城区交通乱象整治,全面完善城区斑马线、交通标志标牌,增设停车位,城区交通环境不断优化。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抓住办省运会机遇,锚定“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目标,实施迎宾大道提升改造项目,实施儋州市那大城区主次干道园林改造工程,对那大城区14条市政道路路面进行改造,全面提升道路功能,刷新市政道路“颜值”。同时还启动市政提升工程,对中兴大道、迎宾路等68个建筑组团的外立面进行翻新、亮化。

充分发挥模范人物、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进。开展“奋进自贸港 最美新儋州”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包含第三届“儋州好人”“最美教师”“最美少年”“最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校园”等10项子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评选两届“儋州好人”20名、道德模范27名,市级以上文明村镇(社区)22个、文明单位51家,文明校园72所、最美教师20名、最美少年60名、最美家庭(文明家庭)19户、最美媳妇120名。

强化三级联动机制,夯实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围绕“五有”建设标准,坚持市、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整体推进建设,已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委员会,由市委书记担任主任,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镇、村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由镇党委书记、村(社区)支部书记分别担任所长、站长。全市已建成33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市、镇、村三级全覆盖。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积极开展贴民心、顺民意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新风在全市越发闪亮。

结合省第六届运动会,开展“迎接省运会·‘童’画新儋州”书画比赛、“发现最美海滩”沙滩落日跑活动、街舞大赛、篮球嘉年华、省第六届运动会倒计时100天趣味体育活动街舞开幕式及体育项目趣味性活动等30余项群众性活动。遴选出18名不同身份和职业的群众参加省运会开幕式护旗手,组织1000余名志愿者参加开幕式暖场活动,增强群众对省运会的知晓度、参与度。

结合群众需求,推出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志愿服务集市活动6场,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开展巡回义诊14场,将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开展公益夜跑7场通过趣味闯关打卡,宣传禁塑、垃圾分类和省运会等。举办全家福公益拍摄文明实践活动,为全市16个乡镇百岁老人家庭,全国、省道德模范家庭,儋州好人家庭,脱贫户家庭代表等约160户免费拍摄全家福,现场将全家福打印成照片并装框制作好赠送给拍摄家庭。举办书法绘画免费学堂文明实践活动47场,给学员讲授软笔书法和素描绘画,受益群众逾1000余人。

抗击疫情期间,开展就诊网约车“红旗护”、乡村振兴“红旗惠”抗疫就业、义剪义画、心理健康咨询等志愿行动,解决了老百姓生活物资需求、就医就业等难题。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展现志愿担当本色,为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全市社会志愿者共264805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时长达1990242小时。

三、注重外塑形象,着力提升文明儋州传播力影响力

办好大型节会,展示文化形象。坚持把承办海南省第六届运动会作为弘扬儋州精神、传承儋州文化、展示儋州形象的核心窗口和关键契机。组织召开海南省第六届运动会新闻发布会3场,搭建海南省第六届运动会官方网站,为省运会参与者、媒体和社会各界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发布第六届省运会会徽、会歌、口号和吉祥物,开设《当好东道主 办好省运会》等专栏专题,刊发报道330条,推出“省运会+美食”“省运会+探馆”等系列短视频,阅读量超过600万,新华社、南海网等央媒省媒、新浪微博等主要门户平台纷纷转发。利用学校、医院、车站、酒店、商铺、公交车、出租车等现有LED屏,全天候滚播省运会宣传标语,利用海口滨海大道楼体和三亚鸿洲时代广场楼体、海花岛楼体灯光秀轮播省运会口号,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提炼儋州精神,展示儋州形象。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去推动。为儋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凝聚全市人民的共识、智慧和力量,在全市广泛形成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浓厚氛围,儋州市面向全社会发起征集提炼“新儋州精神”活动。截至投稿结束,共收到来自全国28个省份、168个城市的应征稿3900余条,全网阅读量达4000W+,有效的对内凝聚力量,对外展示形象。 

挖掘历史底蕴,擦亮文化品牌。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建16个农家书屋儿童早期阅读示范点,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覆盖。精心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演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2022年儋州调声(普通话版)音乐作品征集、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贸港文艺轻骑兵”文艺宣讲巡演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唱出来、讲出来,宣讲到人民心坎里。推动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具有较强地域文化特色的《东坡讲堂》电视文化节目,邀请熟悉儋州历史文化的李公羽、李盛华等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嘉宾,积极弘扬和发展儋州优秀传统文化的。《调声谣》《心中的最爱》2首歌曲获评海南省2020-2022年度“五个一工程”奖。    


地级市文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