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下午4点多钟,一阵阵呐喊声儋州市白马井镇健道门武术馆传出。儋州市拳击队少年组20多名队员在正在馆里挥汗如雨,有的练体能,有的打沙袋,有的进行实战对打。“注意躲闪,出拳要快……”旁边,拳击教练吴志品不停地提醒正在进行实战对打的队员。
“今天下午3点,我们就开始训练了,一直练到7点。”吴志品对记者说,第六届省运会下个月就要开始了,留给队员的训练备战的时间不多了,需要加大训练强度,让队员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参加比赛。
拳击是儋州的传统优势项目,曾培养出全国冠军麦清贤等多名优秀拳击选手。本届省运会,儋州组建了由54名队员组成的拳击队,报名参加少年组(男女)和青年组(男女)共23个级别的比赛。此次备战,拳击队分别在那大和白马井进行集训。
由吴志品负责的少年组共有22名队员,均为白马井中学初一到初三的学生。2020年9月,儋州市体校与吴志品的健道门武术馆合作,在白马井中学开设武术兴趣班,课程主要有拳击、跆拳道等。短短两年时间,就为省队输送了6名拳击队员。
吴志品告诉记者,周一到周五,拳击班在白马井中学进行训练,主要进行体能和基本动作训练,周末则在健道门武术馆里训练,除了练习基本动作外,还进行打沙袋和实战对打等,增强身体对抗能力。
儋州拳击队在那大的集训点设在儋州市第四中学,那里也是儋州市体校指定的拳击训练基地,队员除了四中的学生外,还有市二中、东坡学校等学生。教练郑根松说,四中的集训点以参加青年组的男女队员为主,每天下午下课后,从5点开始训练,到7点结束。此外,在省拳击队的儋州籍队员则在省队训练,比赛前再回来报到。
“虽然拳击是儋州的优势项目,但比赛的不确定因素多,主要看临场发挥,我们力争金牌和奖牌数均超过上一届省运会。”郑根松说。
除了拳击队,篮球、足球、田径、羽毛球等参赛队伍也在各个学校加强训练,全力备战。在儋州市一中操场,田径队教练张瑜军正在指导少年组乙组的队员进行训练。“这些队员基本都是市一中的校田径队队员,也有个别其他学校的学生过来跟随训练。”张瑜军说,根据学校的训练安排,田径队一般早晨6点20分就开始进行体能和拉伸训练,一直练到7点30分,下午则是从3点40分练到6点20分,整个训练强度还是比较大的。
作为第六届省运会的东道主,儋州田径队参赛阵容强大,有多个项目具备夺金的实力。张瑜军坦言,由于省运会推迟后,原来有夺金实力的队员已到省外读大学了,无法赶回来代表儋州参赛,导致一些优势项目的实力下降。比如男子青年组4x100米接力,儋州一中有3名学生的百米可以跑出10秒多,今年秋季开学,该3名学生均已到外地读大学,替补进来的队员实力跟上述学生相比,差距较大。“不过,我们会根据市里的要求,加强训练,全力以赴,赛出水平,赛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