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是“侦察兵”。8月14日凌晨,湖南援琼医疗队流调二队一行27人跨越千里到达儋州。稍作安顿,便与我市流调队伍汇合,他们主动作为、敢于担当,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每天还参与分析、研判疫情形势,谋划下阶段工作重点。截至8月30日,累计流调163人,判定密接908人,撰写流调报告128份,审核流调报告294份,发现问题149个,及时指导整改93个。
流调的主要目的是调查病例活动轨迹,判定风险人群和风险区域,追查感染源头。
8月21日7:39,湖南援琼医疗队流调二队队员高纯接到流调任务,立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初筛阳性病例进行电话流调,并联动多部门调查其家庭成员信息及活动轨迹。
“是否接触过感染者”“前7天去过哪些地方”“到访哪些场所,乘坐哪些交通工具”“请再回忆下,前2天去过哪些密闭空间”,高纯抽丝剥茧,帮助电话那头的人员更好地回忆轨迹,捕捉那些被隐藏起来的关键信息。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发现病例住在高风险区,8月13日至8月20日除参加采样外,其余时间均居家未出,也无人来访。随后相关部门就采取后续的管控措施,切断传播链。”高纯说,“和病毒较量,必须以快制快。”
他们是“排雷兵”。流调方式除了电话还有就是现场。8月17日0点,湖南援琼医疗队流调二队接到任务,队员赵佑良和许德超欣然受命,跟随儋州市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对8月16日晚上报告的两例感染者进行现场流调、密接人员的排查以及风险区判定。
到达感染者居住点,许德超迅速查看了周边环境后说道:“我们先梳理一下病例的活动轨迹,找出关键风险点,然后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两人穿戴好防护服,许德超进入现场进行了解与勘查,判定密接人群后,赵佑良上门逐一排查。天蒙蒙亮,两人划定了关键风险点和密接人员,一次“排雷”任务圆满完成。
他们是“指导员”。湖南援琼医疗队流调二队队员均有5年以上疾控工作经验,多次支援各地开展流调工作。在与儋州流调队合作过程中,他们耐心、细致指导如何撰写流调报告,如何快速、高效进行电话流调,如何全面、准确判定风险人群和风险场所等,还深入现场,实地指导排查风险点位、划定风险区域,有效提高流调队的综合能力。
“我们在工作间歇做了一个交流课件《浅谈现场流调专班业务流程管理》,在8月28日与儋州流调队部分队员开展了业务交流。交流会上直观的阐述了现场流调专班业务流程图,还通过典型实例介绍和推广湖南抗疫经验和做法。”湖南援琼医疗队流调二队领队曾希鹏介绍。
如今,湖南援琼医疗队流调二队在圆满完成任务后已踏上返乡之途,在这次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他们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疾控精神,团结合作、守望互助、共克时艰,为儋州疫情防控工作筑起了坚实技术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