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抗疫故事 | 儋州市流调人员王艳芳:“干流调,得跑起来”
发表时间:2022-08-12 16:13:21    来源:海南日报

        8月11日16时许,儋州市流调人员王艳芳换上熟悉的白大褂,快步走到医院的核酸检测小屋进行每日例行的采样。她个子不高,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工作的她,多次参与防疫流调溯源工作,一忙起来往往都是没日没夜地干。

  “干流调,可不能走,得跑起来,越快越好。”完成采样后,王艳芳略带调侃地说,病毒传播不分白天黑夜,流调人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不舍昼夜,以最快的速度查清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行程轨迹,为阻断疫情传播不懈努力。自从参与防疫工作以来,王艳芳已经养成24小时不关机的习惯,“生怕碰到急事,人家找不到我”,现在每次晚上响铃,几乎也都是召她奔赴一线的急活。

  打开手机里的“工作日记”,王艳芳向海南日报记者展示一次深夜奔赴现场流调的经历。“叮铃铃……”当日凌晨2时许,还在梦乡的王艳芳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吵醒:有个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密接人员在儋州那大镇一个村,得立刻赶过去开展现场流调。

  “收到,现在赶过去。”王艳芳顿时睡意全无,翻身起床,直奔目的地。一路疾驰,她不到半小时就来到村里。此前,有关同事已通过电话进行了初步流调,但是密接人员不能准确表述行程轨迹,很多具体地点模糊不清。

  “模糊一丝,就是漏洞。”王艳芳在深夜的村里行走,有些路段没有路灯,得打开手机手电筒照明。她根据初步掌握的信息,一户户上门、一家家小商店找,通过店铺户外广告牌等各种渠道找到联系方式,逐个打电话,把人喊醒,反复询问,认真核查相应轨迹具体细节。

  电话中,一些被吵醒的居民带着怒气。这时候,王艳芳一边轻声道歉,一边耐心地解释,争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在现场,王艳芳还得和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密接人员电话沟通,让他发手机支付截图等多种信息,实地走访进行印证,不断修改完善行程轨迹信息。一遍遍沟通,她早已不清楚打了多少通电话,只记得挂断最后一通电话时,“忽然觉得手机热得发烫,之前太专注,竟然都没注意到”。

  “我们都是赶路人,披星戴月,星光不负赶路人!”结束现场流调任务,返程已是凌晨五六时,晨光微露。

  “儋州是我们的家。守好家的平安,再苦再累都不怕。”王艳芳说,儋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公安、公共卫生、工信“三公(工)”密切协同工作,成百上千名流调人员奋战在防疫一线,大家奋斗的目标始终一致,“争分夺秒,和病毒赛跑,跑赢它!”

  (海南日报那大8月11日电)


地级市文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