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关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多措并举稳步推进禁塑工作 儋州:绿色环保低碳成生活新风尚
发表时间:2022-07-07 16:56:05    来源:儋州市融媒体中心

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进店检查。

工作人员在向学生讲解环保可降解产品相关知识。


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全面禁止生产、运输、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工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反禁塑法规行为,在全市各行各业掀起了大力宣传禁塑工作意义,引导商家、消费者使用全生物降解产品,市民崇尚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新风尚的热潮。

强化执法

坚决打赢禁塑攻坚战

“今年1月份,我们联合其他部门查处了960箱从外省运输入岛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依法没收货品并对物流公司处以罚款,彰显了我们推动禁塑工作的决心,对企图犯案的顽固分子起到了震慑效果。”市市场监管局洋浦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禁塑执法纳入日常巡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一律依法没收,并针对问题较突出的中小型经营主体进行大力整治,积极督促商家落实经营主体责任,不购进、不提供、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自觉遵守“禁塑令”,共同遏制“白色污染”。

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我市多部门强化联动协作,从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全方位开展禁塑执法工作,共立案429宗,处罚金额29.62万元,没收了大量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并对没收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采取环保方式销毁。

营造氛围

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有哪些危害?生活中有哪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生物降解材料有哪些?自“禁塑令”实施以来,我市多单位结合“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及“社区禁塑宣传”等活动,通过发放禁塑宣传资料、课堂讲解、微信公众号传播等途径,大力宣传禁塑工作,推动相关科普和政策知识深入人心。

“普通塑料袋在土壤中自然分解需要200年到1000年时间”“塑料是环境污染源之一,不仅会污染土壤,还会污染河流和海洋”……日前,在市生态环境局举行的一场禁塑宣传活动中,张女士了解了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危害后,她说:“我将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拒绝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在我们开展的各类环保宣传活动中,禁塑宣传始终贯穿其中,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禁塑、参与禁塑。”市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我市广大群众拎起菜篮子、提起布袋子,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共同防范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营造人人参与环保、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创新发展

环保材料日益普及

随着“禁塑令”全面深入实施,曾经被滥用的一次性塑料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型环保材料日益普及。

“现在外出消费发现,不管是打包饭菜还是购物,商家们提供使用的都是环保袋了。”日前,市民何云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面禁塑刻不容缓,我们应该支持‘禁塑令’,适应新变化,改用其它环保替代品。”

那大城区的红旗市场曾经是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泛滥的“重灾区”,如今已成为环保袋的批发地。经营生活用品的商户周先生说:“现在大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了,我们已经弃用了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大量购进全生物降解制品。”

此外,不少环保企业为了推广自家产品,纷纷在市内各农贸市场、超市、医院等公共场所投放全生物可降解购物袋自动取袋机,用户只需扫描机器上的二维码并按照相应要求操作,便可免费领取环保袋。

近日,总投资约27亿元的海南天引全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项目落户洋浦,项目建成投产后,可生产全生物可降解新材料PBS、BDO等产品,可用于食品包装、农用薄膜、一次性塑料制品和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多个领域,年产量可达12万吨,进一步为新型环保材料在市面上普及保障供应。

市禁塑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源头管控,压实日常管理责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宣传教育引导,找准对策,逐步解决禁塑工作中各个堵点,扎实推动各项禁塑工作走深走实,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地级市文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