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海南日报《儋洋新篇章》整版报道儋州洋浦建设发展
发表时间:2022-06-20 18:11:39    来源:洋浦政务

《海南日报》2022.06.20 A07版



儋州召开座谈会对全市营商环境“把脉会诊”,保姆式服务助企纾困

企业出题 政府接招


6月18日,正值周末,儋州市在洋浦举行政企座谈会。3个多小时的会议后,海南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晓军依然觉得意犹未尽,直言期盼以后多参加这样的座谈会。
当天,儋州市政府邀请全市部分重点企业代表,围绕安全隐患排查、重塑营商环境、构建政企命运共同体等主题,与企业家们进行了一场推心置腹的深入交流,并现场部署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
“本地缺少成熟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企业存在招聘和留人难问题。”宋晓军到会场后,直接抛出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随着产能不断发展壮大,高素质产业工人短缺瓶颈越发凸显。
在听取企业介绍情况后,儋州市政府负责人马上“接招”:首先,立足当前,由市人社部门联合优秀人力资源企业,“一企一策”,为企业尽快扩宽招工引才渠道。同时,谋划长远,将进一步加强洋浦技工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生源培养,强化校企合作,做好订单化精准培养,为本地企业提供更多可用的技术人员。
和逸盛石化的用工问题不同,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则为日常高峰期交通疏导问题头疼。原来,海南炼化大检修和乙烯项目施工期间,人员车辆较多,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周边交通压力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光靠企业自身努力难以有效解决。
座谈会当场会商,确定由市公安局洋浦分局立足企业实际,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交通疏导方案;同时,在上下班高峰期适当增加人手,由交警指挥道路交通,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周边居民出行营造有序的交通环境。
海南日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企业出题,政府答题,让企业家唱“主角”,成为此次座谈会的鲜明特点。据了解,选择周末时间开座谈会,也是儋州市相关部门经过了解摸底,发现工作日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忙碌,周末时间相对宽松,更加方便企业。
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座谈中,海南炼化、逸盛石化、金海浆纸等14家企业的“当家人”成了会议的主角。企业不只是简单地提出问题,而是主动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不避重就轻,也不回避矛盾,既主动道出了企业自身发展最担心的安全隐患,也指出了迫切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政府既恳请企业“出题”,又主动接招,在揭短亮丑、刨根问底中,查找短板顽疾,与企业共同寻求解决之道。
此次座谈会堪称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病例讨论会”。与会现场职能部门负责人表示,深切感受到市场主体的艰辛,行政服务的有待完善,并针对管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弱项和短板,作了深刻反省。
座谈会结束后,企业家们仍觉得意犹未尽,有的还继续留在会场深入交流。据了解,儋州接下来将聚焦安全生产,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同时,结合“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梳理政府工作存在的短板和漏洞,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政企畅通交流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助企纾困、稳住市场主体,稳经济大盘,共建政企“命运共同体”,为儋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此次座谈既是儋州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第四次推进会议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也是对全市营商环境的一次“把脉会诊”。



从“牢骚话”中查摆问题

一场特殊的“吐槽会”


“机关是‘大脑’,乡镇是‘手脚’,‘大脑’觉得‘手脚’不听指挥,‘手脚’觉得‘大脑’不灵光……” 近日,一场特殊的“吐槽会”在儋州市人才西园举行,兰洋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夏赈泽“一吐为快”。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部门出台的各种政策和工作要求等,最终传达到乡镇落实执行。一旦发生落实不到位或工作推动缓慢的情况,双方就会产生矛盾。机关会觉得乡镇推诿,责任心不强;乡镇反过来会认为机关不了解实际情况,乱指挥。
为了鼓励乡镇干部围绕日常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把平时不敢讲、不愿讲的苦闷以幽默、轻松的方式“吐出来”,释放压力,儋州市委组织部特意举行乡镇干部“吐槽会”,让市直机关有关负责人倾听来自基层一线的“吐槽”,直面问题,形成沟通反馈、共同进步的良好工作氛围。
来到“吐槽会”的有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相关市直机关职能部门的科室负责人。会上,乡镇干部纷纷打开话匣子,深挖槽点、直击痛点,全力“开怼”,把平时看在眼里、堵在心里、止于嘴里的问题一股脑儿倒出来——
“放权放一半,强镇扩权,很多时候是责任给了,权力没给”“机关制订方案,能不能考虑乡镇的实际情况”“机关对乡镇能不能给予更多专业性指导,而不是习惯于以问责的方式来推动工作”“机关能不能少借用乡镇干部,乡镇真的没人,目前每一个干部都身兼数职,干都干不过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把执法力量下沉乡镇,派驻执法人员到乡镇指导工作,但派驻的人员干劲不足,业务不精”“建议完善年度考核方式,让乡镇也给各市直机关职能部门评分”……
与会人员话匣子一打开,开怼的“炮火”一波接一波,引起了现场人员的共鸣。
被吐槽的机关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认真听取大家的吐槽后,现场予以解答。专业的答复和诚恳的态度,让乡镇干部很意外,大家用热闹的掌声表示认可。
“‘吐槽会’别开生面,形式新颖,效果明显。”儋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明峰说,能够针对工作中的不足、短板,有的放矢,达到换位思考、共同进步的效果。
会后,与会的乡镇及市直机关干部很有感触,纷纷表示,“吐槽会”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既是乡镇与市直机关进行业务交流的平台,也是互相之间消除误会、增进感情的载体,希望这样的“吐槽会”作为沟通渠道,长期开展。
“今天的‘吐槽会’,是一场问题分析会,达到了解放思想、沟通协作、纾困解难的效果;也是一次发展共识会,大家从‘槽点’中汲取转变工作作风的思路,把‘吐槽声’变成建言献策的‘好声音’。”儋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发展局局长王贤明说,全市干部将以“吐槽”为起点,以高效推动工作为目的,在儋洋一体化发展中当好“店小二”,进一步提振精神状态,强化“困难面前有干部,干部面前没困难”的责任担当和汇聚“激情干部事业,挑战不可能”的强大动力,为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贡献力量。



洋浦乙烯项目配套码头建设“冲刺”

预计8月中旬交付使用

6月16日上午,在海南炼化100万吨乙烯项目配套码头1号泊位,施工人员开始安装从荷兰进口的流体装卸臂。4台进口的装卸臂是1号泊位主要的生产作业设备,主要用于接卸乙烯、丙烷等低温原料,再通过泊位上的专用保冷管道输送至乙烯厂区内。

6月16日上午,在海南炼化100万吨乙烯项目配套码头1号泊位,施工人员开始安装从荷兰进口的流体装卸臂。本报记者 林书喜 通讯员 巫敏祺 摄

“整个码头除了4号杂件货泊位,1至3号泊位都要安装流体装卸臂,其中进口4台,国产26台。”现场主管工程师苏友辉说,1至3号泊位是液体化工泊位,作业靠流体装卸臂完成,目前26台国产流体装卸臂已全部完成安装。
海南炼化100万吨乙烯项目配套码头工程建有4个泊位,包括建设1个5万吨级的液化石油气泊位,2个2万吨级液体化学品泊位,1个3万吨级件杂货泊位。其中件杂货泊位可满足2艘5千吨级杂货船和1艘2万吨级危险品滚装船同时靠泊作业,同时兼顾10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期间生产设备等重件接卸功能。整个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为560.2万吨。项目同时建设一座长1873.3米的防波堤和774.9米的接岸引堤。
走到乙烯项目配套码头,海南日报记者看到,4号泊位正在进行门机安装,长达2公里的综合管廊架已完工,300多人正全力以赴进行工艺管道安装施工。“现在整个项目最重要的工程就是工艺管道安装,5月30日开始安装,7月底要完成所有工艺管道施工。”苏友辉告诉记者,工艺管道大大小小有38条,总长约90公里,需要在两个月内全部安装完毕,难度很大,目前各班组通过交叉作业,无缝衔接,抢抓工期。
据了解,乙烯项目计划在今年9月30日投料试车,而作为乙烯项目“关键线路”的配套码头必须在8月中旬交付,以确保乙烯原料船顺利靠泊,为乙烯项目提供生产原料。因此,整体工期十分紧迫。
受风浪影响,水工作业比陆地作业风险更大,这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项目总包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比如,在施工现场划分不同责任区并设置网格长、网格员,实施网格化管理,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个人;每周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活动,对劳保用品穿戴、临时用电、防台防汛、高处作业、临水临边防护、大型特种设备等重点内容进行专项整治,及时制止、整改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和“三违”现象,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和底线;大力推进三级安全教育、专项安全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等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确保100%覆盖入场人员。
“我们在助推乙烯项目连续攻克重要施工节点的同时,实现了施工‘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完成1500万个连续安全人工时。”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事业部副总经理姚紫涵说,在各施工单位的努力下,目前配套码头工程已完成进度90%,除了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外,近期还将再增加200多名工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以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乙烯项目动力中心1号锅炉点火成功
近日,海南炼化公司100万吨乙烯项目动力中心1号超高压锅炉一次点火成功,各项运行参数显示正常。这标志着该项目的蒸汽系统正式具备投用条件,100万吨乙烯项目从工程建设阶段转入生产准备阶段。
据介绍,100万吨乙烯项目动力中心作为乙烯全厂的提供蒸汽核心,在承担全厂用汽平衡的同时,为100万吨乙烯项目管线吹扫和试车用汽提供了重要保障。动力中心配套建设3台超高压锅炉,单台超高压锅炉每小时可生产220吨超高压蒸汽,通过减温减压器、驱动汽轮机等方式,产出高、中、低压蒸汽,并具备发电能力。
100万吨乙烯项目的超高压锅炉拥有低氮燃烧器+SCR脱硝+FGR烟气再循环的先进组合技术,以清洁能源天然气为燃料,使得烟气排放达到超洁净排放标准,氮氧化合物浓度仅为国家标准的17.5%。为了保证动力中心1号超高压锅炉一次点火成功,6月11日上午,100万吨乙烯项目部与中国海油等单位密切配合,将天然气输送到动力中心的流程全线打通,从而顺利将天然气引入动力装置,经检测,各个设备运行正常,具备点火条件。
  动力锅炉投用生产蒸汽对于10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时间节点,意味着乙烯项目的生产准备工作进入了快车道,为今年6月30日实现项目中交、9月30日投料试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眼下,100万吨乙烯项目正处在生产准备与项目建设深度交叉期,安全管控难度加大。海南炼化为确保安全和施工等不受影响,积极主动与施工单位及政府部门等各方协调,一方面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安全可控;另一方面实施安全网格化检查,划分责任区,开展“三查四定”等工作,确保项目安全有序施工。


地级市文明网站